近日,厦门港锚地一处长约12米、宽约3米的沉没集装箱,在厦门港航道保障中心主导的高效应急行动中被成功快速清除。此次行动凭借成熟完备的应急机制、高度协同响应流程与精准到位预案执行,从启动响应到消除风险仅用3小时,彰显了港口安全保障体系的制度效能。
预案驱动:一键启动响应程序
日常监测发现异常后,厦门港航道保障中心立即激活既定应急响应程序。基于常态化的应急演练和清晰的职责分工,中心迅速启动预案,直接联动海事部门及清障单位。信息通报、资源调度、方案制定等环节均在预设框架内自动衔接,为后续行动抢占了先机。
协同作战:固化流程无缝对接
各部门按固化流程高效协同:航道保障中心牵头协调海事部门实施交通管制、引导船舶避让;专业清障单位根调派5艘工程船及42名作业人员,依标准流程作业;各方通过成熟沟通机制,实时共享作业进展与现场动态,避免了信息壁垒,确保步调高度一致。
精准作业:规程保障全程可控
清除作业严格遵循既定的技术规程和安全规范。作业人员凭借对预案的熟悉和对流程的精准把握,利用专业设备,在前期探测数据支持下,高效完成碍航物的水下定位、抓取及安全转运。全过程监控严密,操作规范,杜绝了次生风险。从启动响应到碍航物上岸,整个过程衔接紧密、精准可控,3小时高效清除印证机制化运作优势。
厦门港航道保障中心表示,将持续优化应急管理体系,深化部门协作,以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的保障能力,护航港口安全高效运行。
供稿:航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