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不仅是货物进出的通道
更是城市能级和对外开放的标志
9月9日
厦门港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吴国梁
接听12345热线
介绍港口功能规划提升工作情况
2030年发展目标
锚定全球枢纽
面对挑战
厦门港确立了到2030年的发展目标
一方面,建设安全便捷、智慧绿色、经济高效、支撑有力的世界一流港口;同时,建成与国际接轨的高效便捷国际航运中心。
另一方面,推动港城深度融合,成为厦门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支撑;此外,以港口高质量发展助力新时代新福建建设。
港口管理局将统筹全市港区规划建设
重点围绕海沧、东渡、翔安
三大港区展开功能提升
在总体规划中
三大港区各有侧重、错位发展
↓↓
海沧港区继续保持国际集装箱干线港区核心地位,重点发展中远洋运输,兼顾内贸与近洋航线。未来将打造海铁联运场站、现代物流中心、全球集装箱调运中心等五大功能区,形成多式联运智慧物流枢纽。同时,梳理港区土地资源,强化临港产业招商,推动产业集聚。
东渡港区继续重点发展近洋运输,以近洋航线优势服务RCEP国家,打造“丝路海运”核心港区,为自贸片区提供港口服务。同时,发展国际邮轮、对台客滚,逐步拓展现代物流和航运服务功能。翔安港区近期以内贸、内支线起步,逐步发展为近远洋兼顾的枢纽港,同步完善港区集疏运体系,与毗邻的新机场联动,构建区域性海、陆、空综合交通枢纽。
翔安港区1#—5#集装箱泊位工程被列入国家重大项目,拟建设4个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总投资约136亿元。陆域部分已于去年12月动工。吴国梁透露,预计2030年可以建成4#、5#泊位,2033年可以全面完成港区建设。届时,翔安港区集装箱的吞吐能力可以增加300万—420万标箱以上,厦门港区年吞吐能力预计可达2000万标箱。
来源:厦门123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