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集装箱式锂电池海运合同范本在厦发布
2025-09-28厦门港口管理局

  今年,海丝中央法务区将“探索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范本”作为年度十大重点项目之一,厦门市海丝法务办会同厦门海事局、厦门自贸委、厦门港口管理局等相关单位共同推动项目落地。该项目填补了行业空白,助力新能源产业链全球布局。

  今日上午,“创新领航 法务保障 —— 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范本发布活动” 在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举行。厦门市委改革办、厦门市司法局等单位负责人,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中国船东协会、福建省律师协会、厦门市律师协会领导等参加发布活动。

  此次发布的《厦门锂电运输合同》填补了锂电池储能系统海运出口缺乏统一规范合同文本的空白,促成行业各方进一步厘清职责、增进共识,协同构建锂电池产业“出海”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的新局面。

  此前

  集装箱锂电池储能系统在海运出口过程中,因货品价值高、能量密度大,存在热失控风险,运输中常面临承托双方责任划分难、纠纷解决机制缺失等问题。

  现在

  《厦门锂电运输合同》范本进一步明确锂电海上运输链条各方权利、义务和责任,为缔约当事人提供有效指引,降低磋商成本。在此基础上,合同范本明确建立产品技术、应急处置、定损检验、保险理赔、纠纷仲裁等多重保障机制,有效降低运输环节法律与操作风险,为产业链“出海”铸牢安全、规范、高效运转的“保护网”。

  接下来,《厦门锂电运输合同》将通过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中国船东协会在行业内推广、运用,通过产业端、运输端协同联动,结合实践进一步完善条款内容,共同构建职责清晰、多方协同、安全便捷的锂电海上运输链条。

  发布活动现场,厦门市律师协会和宁德时代代表分享了《厦门锂电运输合同》的内容和锂电运输实践经验。

  据悉

  厦门港自2022年7月率先开展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批量混载海运出口试点以来,已在该领域积累多项“全国第一”——2024年初联合印发全国首份海运指南,2025年初推动全国首部锂电池海运安全行业标准在厦发布。

  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锂电池出口额635.68亿元,排名全国第一;厦门港锂电池出口量首次突破2万标箱,占福建省出口总数的96%。自2022年起,从厦门港运输出口的集装箱式锂电池总产值约90亿元。

  来源:厦门自贸区、海丝中央法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