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昨日在厦开幕,与会嘉宾共商行业热点。
第七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汇聚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嘉宾。图为嘉宾聆听精彩的演讲。
第七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汇聚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嘉宾。图为嘉宾聆听精彩的演讲。
8日,第七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在厦门启幕。本届论坛以“港航畅丝路 商贸通四海”为主题,汇聚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位嘉宾,涵盖港口、航运、物流、贸易、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国际化程度与参与广度创新高。
作为推动“丝路海运”建设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发展的重要国际合作平台,“丝路海运”正不断拓展其国际影响力,为全球港航贸一体化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丝路延万里,瀚海邀客来。福建省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平对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向长期关心和支持“丝路海运”发展的海内外各界朋友致以衷心感谢。
陈志平指出,当前全球贸易正面临地缘政治冲突、供应链重构等多重挑战。“丝路海运”致力于以共商、共建、共享的积极实践,为中国对外开放注入新动能,为全球经贸合作增添更多确定性与活力。他表示,愿与各方伙伴一道,积极响应全球治理倡议,共同打造更加开放、协同、共赢的“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平台,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与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力量。
七年扬帆筑通途 “丝路海运”谱写合作新篇
“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已举办七届,这场“以海为媒”的盛会已搭建起一个高层次、多领域的港航贸对话机制,并持续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与民心相通,如今已成为我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深化人文交流和经贸往来的重要平台。
在“丝路海运”的强劲推动下,国际合作持续升温,更有越来越多外资企业选择落地福建、厦门,“福建制造”和优质港航服务也沿着这条通道扬帆出海,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竞争力显著提升。
“去年,福建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历史性突破万亿元大关,‘丝路海运’正展现出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蓬勃的生命力。”与会嘉宾介绍,截至目前,“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已达148条,贯通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个港口,联盟成员增至367家,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400万标箱。不断扩大的“朋友圈”,让“丝路海运”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条从福建出发的“黄金水道”已驶入国家发展航道——“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纳入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丝路海运”本身更是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并与“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一同成为我国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物流通道。开行近七年,这条“黄金水道”越行越宽,在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人文交流心相通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
多元议题凝聚共识 跨界融合共谋发展
本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好戏连台。除了昨日的主论坛之外,今日还设置多个专题论坛,议题覆盖港航安全、多式联运、贸易、技术与金融等专业领域,论坛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展——气象导航、人工智能、绿色金融、历史文脉、文化交流等前沿和跨界议题被纳入核心议程。与会嘉宾围绕行业热点畅所欲言,在观点碰撞中推动资源整合与跨界融合。
在同期召开的2025“丝路海运”圆桌会议上,来自国内外港口、航商、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及相关行业的代表齐聚一堂,以“区域合作框架下的港航贸一体化发展”为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并共同发布《2025“丝路海运”厦门倡议》,为未来合作指明方向。
论坛发布环节亮点纷呈:“丝路海运”十大建设成果、《2025“丝路海运”蓝皮书》、“丝路海运”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平台二期规划方案、《中国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发展报告(2024)》、《2024年度福建省港口经济发展报告》以及第十五批15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集中发布。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丝路海运”港航绿色评价体系首次亮相论坛,成为推动行业低碳转型的重要信号。
此外,“丝路海运”主题展馆也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如约登场。位于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核心区域的该展馆,通过丰富展陈与数字技术,多维度呈现“丝路海运”的发展历程、建设成果及联盟成员风采。
共建生态网络 三大共识赋能全球互联互通
“未来的竞争不再是单个港口或公司的竞争,而是整个生态系统和网络之间的竞争。”波兰投资贸易局驻华办事处中国区首席代表尤德良认为,“丝路海运”推动的港航贸一体化,正是构建一个庞大的合作网络。加入这个网络,就意味着能共享更优质的航线、更可靠的物流服务和更广阔的市场准入,这为波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全球物流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联盟协同的深度、产业联动的紧密度仍有提升空间。陈志平介绍,在推进港航贸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丝路海运”将以三大共识凝聚行动合力:
一是共筑利益共同体。
将致力于完善联盟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机制,推动成员从“业务合作”向“战略协同”升级,探索设立“丝路海运”产业发展基金,优先支持联盟内的绿色船舶改造、海外枢纽共建、数字创新研发等战略性项目;深化数据价值化合作机制,共同挖掘物流大数据背后的巨大价值。
二是共推产业深融合。
全力推动“丝路海运”不断深化品牌内涵,向上游延伸、向下游拓展,重点突破“航运+贸易+金融”的壁垒,大力发展提单质押、供应链金融、运费结算等创新服务;聚焦国家战略资源保障需求,大力支持石化、矿石等关键品类货物的高效运输,为战略资源的跨区域流转构建稳定、畅通、低成本的物流通道。
三是共走绿色智慧路。
让“丝路海运”既跑得快,更跑得远、跑得绿,倡议“丝路海运”绿色走廊计划,共同投资建设岸电设施,推广绿色甲醇、氨、LNG等低碳燃料,并探索建立走廊内碳排放的监测与核算标准体系;建立联盟内部绿色低碳评价与激励体系,让绿色实践者真正享受红利,引领全球港航贸业向“智慧、绿色、韧性”的未来迈进。
精彩点击
“丝路海运”十大建设成果
1.“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列入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
2.创立汇聚全球港航贸领域的合作联盟
3.打造联通港航贸数据的国际航运综合平台
4.构建贯穿物流全链条的港航服务标准体系
5.举办系列推进国际港航贸合作的行业交流活动
6.智慧气象港航保障服务产品上线
7.推出系列聚焦提升航运服务保障的鼓励措施
8.构建东南方向陆海通道融合的海铁联运模式
9.开通首条拓展跨境贸易服务的电商快线
10.构建智慧化管理的集装箱物流网络 “丝路海运”港航绿色评价体系四大创新 “丝路海运”港航绿色评价体系的价值贡献是多方面的,对社会是减排放降污染,对国家是助力“双碳”提升话语权、保供应链安全,为“一带一路”可持续推进提供支撑,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该体系有四大创新:
1.全球首创“一带一路”航线全网评价
2.借助AIS+大数据提升精确度
3.监测港口水域单位时间船舶二氧化碳排放
4.月度刷新航运碳评级
九八数读
“丝路海运”是我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航运综合物流服务品牌与平台。目前,“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已达148条,通达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座港口;集装箱航线累计开行突破2万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2400万标箱;散杂货航线货物吞吐量超2700万吨,贸易额约260亿元人民币;联盟成员达367家,涵盖航运、能源、制造、互联网等多领域。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