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午高平潮时段,厦门港引航站成功同时完成厦船重工新船下水和外籍无动力驳船拖带出港两项特种作业。
厦船重工为德翔海运建造的集装箱船船体“425B”号,计划从2号船坞下水并靠泊重工2号泊位。“425B”号船体是厦船重工承造的一系列2900标准箱集装箱船的第一艘,总吨29580,净吨11836,船长186米。该船是中国船舶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全新开发的大二代吉大港型绿色节能环保型集装箱船,按日本船级社(NK)规范建造。当日上午10时,引航员李华平、邹志锋登轮,现场工人开始拆除水下墩木,随后工人撤离。10点30时,高级引航员李华平一声令下,工人砍断止滑器缆绳,“425B”号鸣笛滑行下水。随后,引航员指挥4艘拖轮,将大船船体制住,缓缓右转前行, 11点10时,“425B”号船体平稳靠上泊位。
当日上午10时,在厦门港5号锚地,另一项外籍无动力驳船拖带出港任务也在紧张进行中。引航员团队指挥远洋拖轮“铭德5002”靠近船长115米的驳船“BIG PROGRESS”,开始带缆。半小时后,长度约150米的钢丝缆绳带结完毕,驳船起锚,拖带组缓缓驶入厦门港主航道。引航员卢亚坤、屈浩东、王昊诚分别在拖带组不同位置,密切配合,克服瞭望视线受阻和航道风流压差造成的困难,运用精湛操纵技术,减少被拖船发生偏荡,引领总长度达310米的拖带组航行于既定航线。据悉,出港后,拖带组将在海上航行5天,驶往菲律宾马尼拉港。
这两项特种作业操作难度较大,分别要对厦门港主航道和东渡港区进行封航。为了尽量减少封航时间,引航站派出了两组技术骨干执行任务,有力保障港口生产效益,受到了各港航企业一致好评。(供稿:引航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