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港口资讯 - 媒体视角
连续作战 引领巨轮安全进出港
发布日期:2020-03-07 17:57 字体大小: | |

  【数字】

  1200个艘次

  自1月24日以来,厦门港接靠中外集装箱船舶超过1200个艘次,保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畅,实现疫情“零输入、零扩散”,为全市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杨其猛(右)正在引领船舶进港。(本组图/厦门港引航站 提供)

  

  繁忙工作之余,杨其猛落实“双报到”,协助小区开展疫情防控。

  引航员,站在航运业的“金字塔尖”——在水域交通情况十分复杂的港内,通过他们的精准指引和操控,船舶得以安全进出,因此,他们被称为“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在厦门港,一共有40多名引航员,在全国,也不过2300多人。

  春节以来,虽遇到新冠肺炎疫情,船舶进出港也从未按下“暂停键”——航运业是全球经济的“晴雨表”,经济运行不停,航运业也一刻不停。引航员的工作也一如往常,他们用千锤百炼的精湛技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向前。

  本组文/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徐景明

  2月13日凌晨4点,厦门港引航站高级引航员杨其猛顺着扶梯,登上靠泊在码头的集装箱轮“中远热那亚”号。此时,如薄纱般的雾气开始出现在海面上,杨其猛喃喃自语:“今天要谨慎一些。”

  来到驾驶台,船长和杨其猛互致问候,没有握手,大家都戴着口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航运物流也绷紧神经——这些巨轮,连接、承载着的是全球经贸,它们的运营绝不能停,也绝不能成为疫病传播的通道。

  261米长的“中远热那亚”号,要通过海沧航道、主航道开到港外。平时,四周灯光星星点点,但此时,码头上堆放的集装箱已被雾气笼罩得模糊不清。不过,凭借着工作28年、引航超过14000个艘次的丰富经验,这条十多海里航路上的每一个细节,杨其猛都清清楚楚。

  清晨6点,“中远热那亚”号顺利抵达港外,杨其猛顺着软梯回到引航小艇,十几分钟后,他又爬上了另外一艘巨轮“达飞狮子座”号,这是一艘船长364米的集装箱船,他要把刚才开船出港的路掉头再走一遍,这次要做的,是进港靠泊。

  雾更大了,可视距离不到200米,码头岸线已被牛奶般的雾气覆盖,只剩下几台桥吊的顶部依稀可见。“凭着感觉慢慢靠。”杨其猛说。说是凭感觉,但杨其猛深知,他必须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这艘庞然大物靠泊码头,不容有一丝差池:巨轮没有轮胎、不能刹车,海面下暗流涌动,操作必须精准、一次到位。

  “船舶和码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成本,现在正逢疫情,船上的货物,可能关系着战疫,关系着很多企业复工复产。只要有条件、有把握,我们都会尽全力服务船舶按时靠泊,这体现的是厦门港的营商环境。”杨其猛说。

  “dead slow ahead(微速前进)”……因为戴着口罩,杨其猛担心船长听错口令,他比平时喊得更大声、更清晰,驾驶室里的其他船员则保持安静、一言不发。虽然此时大多数人还在梦乡,但这里如同战场,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得很紧。

  20米、10米、5米、2米……在杨其猛的操控下,有4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的巨轮,以每秒0.2米的速度、以完全与码头平行的姿态,稳稳靠了上去。靠稳的那一刻,船长带头鼓起了掌:“good job!(干得漂亮!)”

  此时太阳已经升起,一夜的奋战告一段落。伸展了一下站得僵硬的双腿,杨其猛没有回家,而是到引航站继续办公。“这么多年习惯了,中午休息一下、晚上早点睡就行。”他说。

  【记者见闻】

  站上驾驶台 状态就“满格”

  在波涛起伏的海面上,引航员通过软梯上下巨轮,稍有不慎便会坠落,这个职业被定义为世界第三大危险职业。但杨其猛却“乐在其中”,他说,虽然干了28年、引航了14000多个艘次,但是每一次引航都如同第一次。“船不一样、海况不一样、天气不一样,配合的船员也不一样,14000多个艘次,没有一次是重复的,非常有挑战性。”他说。

  这种挑战,让杨其猛站上驾驶台的那一刻,就状态“满格”,无论白天黑夜还是连续作战,都不会有疲劳困倦;他用恪尽职守和炉火纯青的技术,多次化险为夷、成为行业佳话,荣获第三届“全国十佳引航员”称号。

  经验,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回到办公室,杨其猛拿出引航日志,把两艘船舶的引航情况一一记录。14000多个艘次,记满了厚厚十二大本。“你看,春节以来,进出厦门港的大船并没有明显减少,尤其是最近,艘次明显增加了。”他指着日志说。

  作为一名党员,杨其猛对引航员职业的理解更深一层。他说,厦门港是世界第十四强港,是特区乃至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引航员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港口运营效率。“在岗位上尽职尽责每一天,精益求精,就是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做贡献。”他说。

  【结语】

  平凡的人 给我们最多感动

  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小燕

  凛冬过去,万物生长。

  这个特殊的春天,带给无数厦门人一段特别的记忆,也终将在历史的长河里写上一笔。本报于2月12日开始推出“新春走基层·坚守者的一天”栏题,着意描述在这个特殊的战疫期间,我市企业和市民百姓逐步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一段实录。

  经历此疫,我们感恩白衣天使在前面为我们冲锋陷阵,也真心感谢无数平凡的人们坚守自己的岗位,为城市正常运转而不懈努力。记者深入采访,用情用笔,让我们认识了:凌晨2点去进货,为百姓提供新鲜菜蔬的农贸摊主邵志强;一天量体温50多次的外卖小哥田雷子;一天收运180个小区2万个废弃口罩的叶慧进;一天抬手测温400多次,守好小区大门的物业保安张胜安;每天30多项工作重复5遍,确保BRT站点安全运行的文灶站值班长张慧真;加入医护车队,日夜接送定点救治医院医护人员的滴滴专车司机张宇翔……正如网友给我们的留言:平凡的人给我们最多感动。

  通过记者的文图笔录,我们还看到:一边带孩子,一边确保港口机械正常运转的码头职工马建明;引航船舶,一干就是一个通宵的引航员杨其猛;一人多工,每天施工十多个小时不停歇的福厦高铁施工技术员张忠礼;经常同时在三四十个工厂和合作客商微信群中切换转场的外贸从业者纪程瑜;先后三次通过包车包机赴云南为公司带回 300多名工人的路达人力资源部主管刘江;通过电话、视频和海内外客商相聚“云端”,同时跟进18个招商重点项目、8个用地项目进展的刘爱钦……

  战疫正未有穷期。随着我市全面复工复产,本报这组“新春走基层·坚守者的一天”系列报道今天暂告结束。我们无法一一讲述坚守者的故事,但是无数的人们已经并将继续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感动。因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厦门,这座中国东南沿海的开放城市又开始了有序奔忙的一天又一天!

(厦门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