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港口资讯 - 港口新闻
厦门港引航站完成高难度半潜船卸载作业
发布日期:2021-04-06 15:47 字体大小: | |

  3月中旬,厦门港引航站接代理申请,装载着一艘巴拿马籍平台船“角斗士”的挪威籍半潜船“猎鹰”轮,将到厦门港远海码头进行整体卸货作业。

  半潜船“猎鹰”轮与平台船“角斗士”

  半潜船“猎鹰”轮船长199米,其装载的平台船“角斗士”轮“长相奇特”:船头上方装置了直升机平台,主甲板四周共有四根超百米高度的钢架。接到申请后,厦门港引航站高度重视此次半潜船卸载任务,会同港口局、海事局、拖轮公司和新继船舶公司,科学评估作业水域气象、水文、航道及码头调头区等条件,制定详细的操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3月17日21时, “猎鹰”轮起锚进港。海沧支航道位于九龙江入海口,水流速度急,平台船“角斗士”上的引航员引领“猎鹰”轮夜间进港,“悬停”于远海码头14号泊位外四根百米高度的铁架使整船受风面积大大增加,也使整船重心过高,极难操控。不仅如此,子船“角斗士”完全遮挡了母船“猎鹰”轮驾驶台视线,驾驶台工作人员无法对前方进行视觉瞭望。面对重重困难,执行任务的3名引航员密切配合,凭借雷达等助航仪器,克服风流压影响精准控制船位,指挥“猎鹰”轮在港内狭窄航道“盲走”进港。

  22时30分,“猎鹰”轮到达远海码头港池。由于子船“角斗士”轮宽度超过母船船宽,“猎鹰”轮不能按常规方式靠泊,只能在距离码头30米处“悬停”,这大大增加了操作难度。在引航员的精心操纵下,“猎鹰”轮开始向右旋转掉头,前行至预定地点抛下右锚,随后退行至预定船位开始远程带缆。带缆过程中,引航员时刻通过操纵“猎鹰”轮车舵和使用拖轮以保持船位固定,持续近5小时,于18日03时完成“猎鹰”轮“悬停”作业,开始下潜。

  半潜船“猎鹰”轮与平台船“角斗士”分离作业

  18日15时,半潜船“猎鹰”轮下潜到位,“角斗士”轮缓缓浮起,卸船作业开始。“角斗士”轮与前后的防撞桩距离各只有30厘米,引航员指挥3艘拖轮,精准细致地将平台船“角斗士”轮从半潜船船体中抽出,两船分离完成。随后,“角斗士”轮被拖至13号泊位内档靠泊。

  半潜船“猎鹰”轮进港卸载作业的成功实施,再次体现了厦门港引航团队的精湛业务水平,展示了厦门港优良的营商环境,为厦门港进一步打造高端海工装备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分享到: